「默默的付出:是一位父親的承諾」
浴室裡傳來細細的水聲,溫熱的水珠一滴滴落在白色瓷磚上。父親蹲在小椅子後,雙手沾滿泡沫,輕柔地替女兒搓洗頭髮。他的手指不急不徐,像是在對一朵受傷的小花低語。他的表情很平靜,甚至帶著笑,彷彿這樣的時光對他來說,是一天當中最親密的片刻。
女兒叫小晴,六歲,患有 #罕見疾病 #雷特氏症 。她無法像一般孩子一樣開口叫「爸爸」,也無法輕易地擁抱、奔跑、說話,甚至連洗頭這樣的事,也需要全然的陪伴與協助。但她仍然記得爸爸的溫度、媽媽的聲音,還有家中那份不變的愛。
她坐在特製的沐浴椅上,雙手輕輕交握,那是她習慣性的自我安撫刺激動作。洗髮精的香氣彌漫空氣,她似乎微微鬆了一口氣。
爸爸叫阿哲,自從小晴確診之後,他和妻子的人生就徹底翻轉。妻子辭去工作,全心全意照顧小晴,而他則扛起了經濟與精神支柱的角色。長期以來,他目睹妻子夜夜無眠、日復一日地餵食、拍背、按摩、排痰,那些細節像是磨掉了她生命的邊角。於是他開始學著分擔,不只是因為責任,更是出於愛與理解。
洗頭這件小事,看似簡單,卻有許多難以言說的挑戰。小晴有時會緊張、會突然僵直,水流不小心碰到她臉上,可能就會引發她不安。阿哲學會如何預先安撫她,用聲音慢慢說話,用溫暖的毛巾輕輕接住水珠。他記得每一個細節,水溫不能太熱、洗髮精要溫和、她喜歡爸爸左手的動作比右手更舒服。
有一次,鄰居問他:「你怎麼會洗得那麼熟練?不是媽媽都在做嗎?」
他只是笑著說:「這不只是幫忙洗頭,是我在學著靠近我女兒。」
他知道,雷特氏症是一條漫長又辛苦的路,而他無法代替小晴去承受疾病,也無法取代妻子的照護辛勞,但他可以選擇成為那座穩固的橋梁,將愛與理解連接成每天的微光。
洗完頭,他輕聲對小晴說:「爸爸洗好了喔,妳最棒了。」
小晴沒有回答,只是眨了眨眼,像是默默聽進心裡。
那是一種最安靜卻最堅定的回應。
在這個被泡沫和水氣包圍的瞬間,阿哲感受到,照顧不是壓力或責任,而是一種陪伴孩子走過困難生命的勇氣;也是對妻子最深的疼惜~讓她知道,這不是她一個人的戰場。
這樣的父愛,不張揚,但溫柔得足以撐起一個家庭的天空。
線上捐款:https://rett.oen.tw/
Line Pay愛心捐:https://pse.is/7gscsh
劃撥帳號 :社團法人臺灣雷特氏症病友關懷協會22785990
這是不容忽視的罕見疾病
一個隨機的 #罕見疾病雷特氏症,無法避免,不是遺傳。
就會造成終身遺憾,終身無法生活自理,期待更多有愛的社會大眾,ㄧ起來認識「雷特氏症/蕾雷家族」